維他奶遭機構沽空 被指穿著“皇帝的新裝”
又一家港股上市的快消企業(yè)被做空機構盯上。
近日,沽空機構ValiantVarriors發(fā)布一份針對維他奶國際的做空報告。在這份長達8頁、標題為《Vita-sell(維他-賣)》的報告中,ValiantVarriors表示,維他奶聲稱近年在內地搶占大量市場份額,受投資者矚目,股價由2009年3.5港元飆升至2019年的46.5港元,市值增長超10倍。而通過深入調查,其認為維他奶涉嫌“財務欺詐”,嚴重夸大其在中國及澳大利亞業(yè)務利潤及資本支出,存在現(xiàn)金流不佳、成本結構反常等問題。
就此事,《國際金融報》記者迅速采訪了維他奶國際方面。其回復稱,公司已經在聯(lián)交所及公司網站刊登公告回應。
記者注意到,在當天下午發(fā)布的澄清公告中,董事會強烈否認(ValiantVarriorsl)報道中的有關指控,并認為有關指控并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同時,其還稱,將于適當時候另行發(fā)表公告,澄清及處理上述報告所提出的相關指控。
五項指控
“皇帝的新衣從來沒有像此時一樣如此受歡迎。最后,一個小孩子大聲喊道:‘但他根本沒穿衣服啊!’”在這份做空報告中,ValiantVarriors的開場白頗具挑釁意味。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虛報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利潤是ValiantVarriors對維他奶的第一項指控。該機構指出,根據維他奶公布的數(shù)據,該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業(yè)務收入每年持續(xù)大幅增長,自2015年以來平均年增長率為27%。此外,在利潤率方面,維他奶在各地區(qū)的表現(xiàn)似乎都異常突出。對此,ValiantVarriors在報告中提出質疑:“在競爭對手還在苦苦掙扎之際,維他奶是如何保持著高利潤率的?是因為一個神奇的豆飲配方?還是管理團隊中有超人?”
之后,該機構通過將維他奶近3年向投資者披露的相關財報與其向中國國家工商局所提交的利潤數(shù)據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維他奶在財報中披露的近三年來平均營業(yè)利潤為4.51億元,比其在工商局申報的3.21億元足足高出40%以上。
ValiantVarriors還表示,通過研究維他奶在澳大利亞唯一的子公司VitasoyAustraliaProductsPteLtd.的財務報告后發(fā)現(xiàn),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會計賬目上也在使用同樣的套路,雖然在收入方面,財報與當?shù)卣畧蟾娴臄?shù)據一致,但在利潤上,財報有嚴重虛報的嫌疑。
緊接著,ValiantVarriors進一步質疑維他奶報告的資本支出與工商局申報不符。該機構表示,從2018財年到2019財年,維他奶資本支出從4.28億港元飆升至9.86億港元,根據年報,這些費用大部分被投資到中國內地。但根據維他奶財報,該公司于2017年新增資本支出2.14億元,2018年為6.89億元。而工商局數(shù)據顯示,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的支出分別僅為4590萬元和1.75億元。
“很顯然,兩組數(shù)據完全對不上……我們在此能大膽推斷:維他奶公司在持續(xù)做假賬,不斷誤導審計公司、投資者和政府,來維持它編造的中國增長神話。”ValiantVarriors在報告中直言。
此外,ValiantVarriors通過從產品包裝、勞動力成本及分銷成本均在大幅度上漲等方面論證,“維他奶竟然可以在多重成本壓力下,維持甚至于持續(xù)提高毛利率,這樣的業(yè)績完全有違常理。”
而在指控維他奶主力產品單一,在中國內地發(fā)展岌岌可危方面,ValiantVarriors也擺出了相應的證據。該機構稱,通過與維他奶內部員工核實,其向中國北方大肆擴張的計劃已宣告失敗。同時,目前維他奶庫存積壓正迅速攀升,庫存周轉天數(shù)平均已從15天增加到60天。一直以來只依賴兩款已經上市幾十年的豆奶和茶飲,隨著飲料行業(yè)競爭日益激烈,維他奶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減少。
最后,ValiantVarriors直言:“我們相信它的股價只值10港元/股,比目前價格還要下調65%,當然了,這已經是我們對維他奶國際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了。”
需注意合規(guī)經營
維他奶的官網信息顯示,1940年,維他奶集團正式在中國香港成立,推出了維他奶豆奶飲品。1994年,集團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上市,同時位于深圳的廠房正式投入生產。
根據其在2019年6月20日發(fā)布的業(yè)績報告,截至2019年3月末的2018/2019財政年度,維他奶國際收入及溢利均再次獲得雙位數(shù)增長。各市場均有廣泛增長,尤以中國內地市場貢獻最大。具體來看,其年度收入為75.26億港元,上升16%;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6.96億港元,上升19%。
在中國內地市場,維他奶國際的收入增長了25%至46.28億港元。其表示,由于內地市場產品組合的人均消費相對較低,故市場的增長潛力依然巨大。
維他奶國際近期發(fā)布的2019/2020財年中期業(yè)績報告則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個月,其實現(xiàn)收入46.84億港元,同比增長5%;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5.33億港元,同比增長3%。維他奶國際指出,中國內地的收入以當?shù)刎泿庞嬎阍鲩L14%。由于競爭愈趨激烈,加上去年同期增長比預期高很多,相對之下,最新財年中期的增長表現(xiàn)較為溫和。
記者注意到,在前述做空報告發(fā)布后,維他奶國際并未如此前大部分被做空的快消企業(yè)一樣暴跌。“維他奶的基本面和市場情況投資者應該是清楚的,所以此次股價波動并不大。”對此,一名長期關注快消領域的投資人士這樣表示。
高級乳業(yè)分析師宋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凈利潤虛高的情況很多企業(yè)都存在,這恰好也給了做空機構抓住漏洞的機會。但對于此次做空機構報告中提及的維他奶存在的問題,其無法進行準確評論。“維他奶在中國的發(fā)展應當并不存在問題,它的鋪貨情況以及產品動銷情況都是不錯的”。
宋亮一并表示,做空機構本身具備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因而上市企業(yè)需要按照資本市場的規(guī)則推進業(yè)務經營。但做空機構如果不是在把企業(yè)情況摸透后披露的相應報告,那么其本身缺乏嚴謹。“對于做空機構來說,不是找了幾個經銷商就能了解全部情況,對一個企業(yè)的摸查要通過嚴格的訪談和調查”。
去年至今,快消領域多家企業(yè)陸續(xù)遭遇做空,包括波司登、安踏、澳優(yōu)、飛鶴乳業(yè)等。
對此,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連續(xù)的做空事件已經給快消企業(yè)敲響警鐘:企業(yè)在高速發(fā)展后應該反思三個問題,包括如何保持發(fā)展的持續(xù)性、如何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以及如何規(guī)避資本市場的做空乃至惡意收購行為。
標簽:
上一篇: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下一篇:老年食品想吃買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