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關于申報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計劃的通知
農種市函〔202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為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根據《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補助經費管理辦法》(農財發〔2015〕71號)規定,現將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計劃申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儲備作物種類和品種
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分為救災和備荒兩類。救災儲備種子主要包括適宜災后補種改種的常規稻(包括早秈稻和早熟晚粳稻)、馬鈴薯、大豆、雜糧雜豆等短生育期品種種子;備荒儲備種子主要包括生產需求量大的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雜交品種和玉米水稻親本種子、馬鈴薯原原種。
二、儲備作物數量和補助標準
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總量5000萬公斤。其中,用于救災的種子1000萬公斤,以常規稻(早秈稻、早熟晚粳稻)、大豆種子為主,適當儲備馬鈴薯、雜糧雜豆、蔬菜種子,補助標準平均每公斤3元;用于備荒的種子4000萬公斤,以雜交玉米、水稻種子為主,適當儲備油菜、玉米水稻親本種子及馬鈴薯原原種,補助標準平均每公斤0.5元。補助資金實行包干使用,用于承儲單位在儲備過程中發生的貯藏保管、種子檢驗、自然損耗、轉商虧損或貸款貼息等費用。
三、儲備作物承儲單位資質
承儲單位應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資質,具有良好信譽且近3年無違法生產經營種子記錄,具有擬儲備品種的生產經營權和必需的倉儲條件,“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的儲備任務原則上由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承擔。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災情預測分析。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充分考慮疫情的影響,結合近3年本省(區、市)自然災害發生情況與特點,分析預測2020年種子生產以及2021年大田生產可能遭遇的自然災害,分析備荒和救災所需種子儲備類別,填寫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需求預測分析表(見附件1),編寫上年度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的工作總結,于4月8日前一并報送至全國農技中心,同時發送電子版至指定郵箱。
(二)積極組織儲備申報。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的申報工作,結合省級儲備情況,按照公開、擇優原則,積極組織相關單位申報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任務。
1.按時報送申報材料。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按要求組織申報單位提交申報材料,于4月10日前將符合條件的申請以廳(局、委)文件形式報送至全國農技中心,同時發送匯總表電子版至郵箱。
2.堅持救災與備荒結合原則。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工作,實行救災與備荒儲備任務相結合原則,各省(區、市)應按照總量1:4的比例統籌安排救災與備荒儲備任務的落實。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嚴格把關,認真落實好儲備計劃申報任務。
3.確保申報材料齊全。申報材料包括:申請文件、救災備荒種子承儲計劃申報表(附件2)、承儲單位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等。屬于授權品種的,還應提供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復印件。
聯系人: 全國農技中心種業監測處 景琦 王志敏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市場監管處 宋偉
電 話:010-59194554、59193209
傳 真:010-59194517
郵 箱:wangzhimin@agri.gov.cn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北路20號農業農村部北辦公區20號樓622房間(郵編100125)
附件:1. 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需求預測分析表
2. 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承儲計劃申報表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
2020年3月31日
附件: 附件1: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需求預測分析表.xlsx
附件2:2021年國家救災備荒種子承儲計劃申報表.xlsx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