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臺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19-10-22 19:29:40來源:food欄目:農業 閱讀:
為扎實做好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工作,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出臺了《安徽省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實施方案》。
一是明確建設目標。將耕地質量建設作為高質量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重要內容,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因地制宜采取“改、培、保、控”等措施,確保措施覆蓋面積達到90%以上,項目建成后耕地質量等級有所提升。
二是抓好技術路徑。綜合采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復”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改進耕作方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平衡土壤養分,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持續提升土壤肥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增強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施化肥農藥,減少不合理投入數量,阻控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控制農膜殘留。
三是突出區域重點。根據全省主要耕地土壤類型和質量現狀,突出糧食主產區和主要農作物優勢產區,劃分淮北(黃)潮土、砂姜黑土區,江淮丘陵水稻土、黃褐土、黃棕壤區,沿江平原水稻土、(灰)潮土區,皖南山區紅壤、水稻土區,皖西大別山黃棕壤、水稻土區5大區域,結合區域農業生產特點,針對耕地質量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耕地質量建設。
四是明確工作責任。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制定全省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加強技術指導。市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開展抽查復核工作。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抓好工作落實,整合耕地質量建設資源,建立投入保障機制。把耕地質量建設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同規劃、同設計、同建設、同考核。按照《耕地質量等級》(GB/T33469-2016)要求,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耕地質量進行監測評價,做好樣品留驗、相關監測評價等臺賬記錄,形成監測評價報告。
附件: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