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引領性技術】棉花采摘及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助力新疆棉花產業提質增效
10月22日,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棉花采摘及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現場觀摩活動在新疆自治區石河子市北泉鎮農場成功舉辦。觀摩會現場農機隆隆,人聲鼎沸,來自周圍地區的上百戶棉農專程趕來觀摩學習。現場數十臺棉花采摘機和農膜回收機整齊劃一地穿梭于示范基地,新裝備新技術的現場展示示范,讓現場觀摩的當地棉農眼前一亮,紛紛感嘆先進農業科技為新疆棉花生產帶來福音。
示范戶棉農樊書敏興奮地說,他家承包了50畝棉花,原來機械化沒有普及的時候,種植棉花費工費時,每畝棉花采摘需要4.5個用工,僅此一項成本每畝就增加了800多元。棉花采摘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每畝采摘費只需要145元,畝均可以節省成本655元,戶均增收3萬多元。科技讓棉農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新疆自治區農機局總工程師裴新民介紹,新疆是我國最主要的棉花生產基地,但全區棉花機械化采摘率不足40%。作為我國覆膜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新疆棉花生產普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由于缺乏有效治理,殘膜污染嚴重。近年來新疆堅持“控制增量、減少存量”的戰略方針,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引進、廣泛宣傳等措施,逐步減少棉花生產所造成的農膜面源污染。由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項目支持的棉花采摘及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就是農膜回收先進技術的代表,通過現場觀摩展示示范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將有力解決當地棉花生產農膜回收難的突出問題。
通過開展棉花采摘及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探索農科教緊密結合、產學研用一體化實施路徑,新疆棉區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加快熟化,農田殘膜回收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化、全程化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實施棉花采摘和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有效發掘了技術成果潛力,擴大了技術應用范圍,探索了新時期農技推廣新模式,對于推進我國棉花產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棉花產業轉型升級和有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活動是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大力支持下,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提供技術指導,農業農村部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組、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承辦。國內棉花主產區和當地重點縣市農機管理、推廣、農藝等部門200多名技術人員和棉花種植大戶參加觀摩活動。
附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