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2020年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履行新的職能任務的開局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農業農村法治理論研究和法治實踐,充分發揮研究會在農業農村法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現制定如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助力“三農”發展,構建“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為目標要求,團結廣大會員,發揮多元主體集合作用,將研究會打造為“三農”法治研究的“引領者”、農業農村法治建設的“智囊團”、涉農法律的“宣傳隊”以及涉農法律人才的“儲備庫”,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重點
(一)深入開展法治研究
1.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問題、法治鄉村建設、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制度、突發事件中農產品保障法律制度、動物防疫法律制度、農業生物安全風險防控法律制度和國外農業法律法規等相關研究,為立法和決策提供參考。
2. 參與鄉村振興促進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提出意見建議。
(二)積極開展法治服務
1.參與行政執法、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問題研討、執法案卷評查等工作,為農業行政執法提供支持。
2. 參與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創建項目評審工作。
(三)大力開展法治宣傳
1. 參與“鄉村振興與普法守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憲法和涉農法律法規進農村。
2. 參與“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題法治宣傳活動,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回應社會關切,促進普法融入管理服務全過程。
(四)廣泛開展法治研討
1.舉辦2020年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年會。
2.舉辦農資執法監管與農資經營秩序研討會。
3.舉辦鄉村振興法治保障研討會。
(五)繼續開展成果交流
1.將農業農村法治研究重要成果報部領導和相關司局。
2.接續出版《農業法律研究論叢(2019)》,展現農業農村法治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三、保障措施
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團結帶領廣大會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為推動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提供支撐保障。
第一,把握政治方向。旗幟鮮明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學術研究無禁區,宣傳授課有紀律”的要求,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做好研究、宣傳、服務工作,確保研究和研究會工作的政治方向。
第二,爭取各方支持。積極與中國法學會、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和單位溝通聯系,爭取資金項目支持。圍繞農業農村部法規司工作重點和相關工作要求,深度參與立法、執法、普法和法律服務等工作。依托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加強研究會辦公和人才等條件建設。與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農業農村法治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法律服務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第三,創新工作方式。注重搭建平臺,聚集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和交流。與新希望集團、阿里巴巴、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等會員單位合作,設立專項研究基金開展項目合作,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交流活動。充分運用網絡等載體,開展專題研討交流。注重加強研究會及研究成果宣傳展示,樹立良好形象,擴大影響力。
第四,加強自身建設。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互融互促,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推進研究會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會議活動、新聞宣傳、會員管理、財務管理和運轉管理。加強秘書處建設,增加人員力量,提高專業能力和制度執行力,以優良作風推進研究會工作取得新成效。
附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