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齊發力,全國農技推廣體系盡銳出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前我國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各類農產品的穩產保供是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使命,防治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農村在外務工人員是春運返工返程潮的主要群體,農業農村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
廣大農技推廣人員匆匆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阻斷疫情向農村蔓延的銅墻鐵壁,他們是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穩定安全高效的中堅力量,他們是為抓好夏季糧油田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忙前忙后的幕后英雄。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疫情防控和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農業農村部組織動員全國農技推廣系統,發揮體系組織、技術等優勢,運用信息化等現代手段,一手抓一線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指導,50多萬農技人員英勇奮斗、扎實工作,保障“菜籃子”等農產品供應,抓好春耕生產,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服務支撐和人才保障。
圖為山東省樂陵市農技人員指導大棚蔬菜生產
送技術、送服務,抓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
為防止地方蔬菜價格波動較大,加大蔬菜有效供給,基層農技人員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加強生產指導,為各類“菜籃子”產品生產主體排憂解難。
河北永清縣成立蔬菜技術專家組,對全縣在田蔬菜種類、長勢、上市時間、預期產量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專門印發蔬菜生產技術建議,并利用電話、短信、微信等工具,及時發布技術指導信息,為了彌補部分蔬菜品種市場供應不足的問題,該縣農業技術部門引導農戶增加速生葉菜和芽苗菜生產。
為了降低因疫情防控需要農技人員減少面對面服務的影響,青島市組織全市200余家蔬菜果品生產經營組織、近百名農技推廣骨干和知名農業專家,建立“青島蔬菜生產服務群”,農業技術專家通過文字、語音和視頻的方式進行線上解疑答惑,一些蔬菜病害問題五分鐘就能得到解決,技術服務群僅建立10天就指導了430多人次,5000多個農戶受益。
為解決疫情期間水產品流通難題,浙江省金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主動請戰,幫助水產養殖戶與郵政公司建立聯系,構建“基地直采+郵政配送+市民餐桌”的配送模式,為養殖戶與市民搭起方便、快捷、放心的直供橋。
甘肅省瓜州縣農業技術人員利用物聯網信息化技術實時掌握戈壁農業示范園區高標準日光溫室的溫度、濕度、土壤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數據,根據相關信息監測和分析,通過網絡視頻對農戶生產管理進行現場指導,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戶田間管理不放松,果蔬品質不降,產量不減,群眾穩定增產增效。
湖南省長沙縣面對蔬菜生產基地因疫情管控造成蔬菜采收與運輸困難,安排技術人員科學調度,通過線上的阿里平臺、湖湘農事,線下聯系愛心企業、送社區等方式,增加企業的銷售渠道,保證疫情期間蔬菜正常供應,并及時到各基地進行早春育苗和蔬菜生產的技術指導,保障下階段蔬菜的生產和供應。
山東省樂陵市組織技術專家結合重點蔬菜園區、基地和種植大戶的技術需求,詳細講解疫情防控期間蔬菜春季田間管理要點、運輸安全以及疫情防控等內容,還對全市蔬菜種植基地園區進行了全面摸排,及時掌握本市當前蔬菜生產種類、上市周期等信息,積極構建轄區69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與北京、天津等地菜市場、大型超市充分對接的供銷體系,確保了蔬菜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福建漳浦縣農技人員指導全縣各農業生產基地加快溫室大棚建設進度和閑置設施的復耕搶種,做到光熱資源不浪費,菜田不棄耕,設施不閑置,因地制宜擴大速生性蔬菜生產規模,積極搶種菠菜、油麥菜、普通白菜、生菜、茼蒿、芹菜、上海青和空心菜等葉菜,迅速填補蔬菜供應缺口。
安徽省巢湖市農技部門組織了200多名技術人員為保障蔬菜供給而開展了保增長技術服務工作,通過微信、電話、手機APP等多渠道對蔬菜種植戶開展在季蔬菜技術指導,及時指導他們做好田間清溝瀝水確保不受季害,為擴大蔬菜生產量,農技人員還對夏季適宜蔬菜適時播種進行技術服務指導,確保了蔬菜生產銜接有序。
圖為安徽省巢湖市農技員開展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服務
搶農時、抓春耕,確保全國夏糧生產穩定有序
農時不等人,立春過后,全國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開始,為做好夏糧生產、不誤農時,各地各級農技人員深入農業農村一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動用各種手段強化重要農作病蟲害監測防范,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生產,推動田間管理關鍵技術落地見效。
針對2020年草地貪夜蛾北遷時間更早、發生區域更廣、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務更為艱巨的嚴峻形勢,為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防止造成重大危害,全國農技中心在年初就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植保(植檢、農技)站(局、中心)發出《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的通知》,組織各地及早謀劃和安排全面防控工作,制定完善的防控預案,突出技術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出實招和硬招,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做好經費、物資、人員等各方面的安排。
近期全國農技中心又組織華南和西南省份植保部門開展了草地貪夜蛾發生情況調查,發布了相關數據并預測發生趨勢,要求各級植保機構在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切實抓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布設性誘和燈誘設備,及時了解周邊區域發生動態,增加田間普查頻次,準確發布預報,指導開展早期防控,做到了抗疫防病蟲兩不誤。
作為疫情重點地區,湖北省襄州區面對新冠肺炎防控的嚴峻形勢,為保障疫病防控和田間管理兩不誤,針對小麥銹病發生情況,為控制銹病蔓延,減少農戶出門帶來的防疫風險,區、鎮農技專家指導各地利用無人機對銹病發生點進行防治,農技人員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強化服務,深入田間,加強田間調查,及時監控銹病發生情況,組建11個植保機防隊,抓住銹病防控的有利時間,對重點監控田塊,采取“打點防面”的方式,利用植保無人機對發病田塊進行噴藥防治,防止銹病進一步擴散,為糧食生產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四川鹽亭縣一邊抓科學防控疫情,一邊抓好小春糧經作物病蟲防治的田間管理,各鄉鎮農技人員積極抓好春小麥、油菜的病蟲害監測,對全縣22萬畝小麥、30萬畝油菜進行普查,同時通過廣播、手機信息平臺大力宣傳春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做到抓早、治小。
廣東龍門縣以穩定水稻生產面積為重點,指導農資企業加大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農資的儲備和供應,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春耕生產一線,指導農戶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及早做好春旱、倒春寒等災害技術準備,并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河南省郟縣為扎實做好春耕農業生產,啟動了“服務進萬村”活動,組織30多名縣農技專家和農藝師分組到田間調查,查看土壤墑情、小麥病蟲害現狀等,走訪轄區377個建制村,面對面為村民講方法,實打實幫助群眾解難題。陜西省潼關縣農技人員在指導群眾積極開展春耕生產的同時,還抓緊組織人員對機井、灌溉渠道等各類農耕設施進行維護維修,保證農田春季灌溉。
江蘇省揚中市經開區農服中心針對外地種糧大戶因疫情防控實行交通管控無法返回的特殊情況,組織基層人員當起“代理管家”,抓緊關鍵時期開展清溝理墑、看苗施肥、化學除草等春季田管工作,盡可能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
河南省溫縣作為全國著名的小麥高產縣、優質小麥種子基地,為確保春耕備耕有序開展,組建了以高級農藝師、農藝師為成員的農業技術服務團隊,以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對象,對接全縣規模經營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435戶,覆蓋面積達10萬余畝,通過及時發布麥田管理技術要點,設置農技服務熱線等方式,指導農民落實春季管理技術措施,滿足農民的春耕需求。
附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