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閱讀”傳家風——記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退休教師孫廣灼
年已80歲的孫廣灼老師,長期從事農業農村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2個兒子、4個侄兒,有個祖孫三代20多口人的幸福大家庭。趕上了網絡進家的好時代,家人平日信息溝通都靠家庭微信群。宅家防疫期間,孫老師就想,此刻一家人做點什么更有意義呢?職業思維習慣,使孫老師很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這段難得的空閑時間,組織家人開展線上讀書交流活動,做到既防疫又增智充電呢?
說做就做,1月28日孫老師開始了思想動員,在自家微信群中寫下了第一封家書——《致老孫家中青年一代家人》:“平日你們都是大忙人,既要上班又要忙家務、教育孩子。我想宅家防疫,這不正是一個可以靜下心來,讀點書,思考點問題,給自己充充電,提升自身素質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在信中他寫道,“在讀書的基礎上,能否將自己讀書后的所思、所感、所悟,動動手指寫一篇讀后感,發到群里分享。這樣既能相互交流,又能營造出老孫家中青一代濃濃的酷愛讀書的家風,起到承上啟下的傳幫帶效應,為孫子輩的成長,起個好的榜樣和帶頭作用! ”“宅家閱讀”的倡議得到了晚輩們的點贊和熱烈響應。有讀關于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大江大河》的,有讀關于個人成長與發展《了不起的我》的,有讀傳記《守望天山》的……
侄媳讀了毛主席著作并寫出讀后感,這令孫老師觸景生情,寫下了第二封家書——《致侄媳的一封信》,信中寫到“當代年輕人能做到抽時間坐下來,主動地去讀毛主席的書,讓我們這些當年靠毛澤東思想哺育成長起來的老一輩人,感到特別地欣慰鼓舞!”“要把讀到的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運用到工作、家庭和孩子教育上來,做到知行合一!”。經過深思,孫老師又給晚輩們發出了近800字的第三封家書——《毛澤東思想照亮了我的讀書之路》,信中回顧了自己的讀書歷程,談及了毛主席關于讀書“堅持數年,必有好處”的八字方針給自己的深刻啟示和教育,希望“把這一方針落實到每個人的實際行動上,堅持活到老、學到老,讓老孫家多出一些名副其實的讀書人,傳承書香門第、讀書繼家的優良家風!”
孫老師雖然沒有戰斗在防疫的一線,但他通過家庭微信群學習交流的方式,教育引導后代,不僅消除了家庭成員宅家期間焦慮的情緒,而且使大家積累了知識,傳播了正能量,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平凡中彰顯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
附件:
標簽:
上一篇:疫情無情人有情 愛心捐款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