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員培訓資料
(一)原料檢驗作業標準
1目的
為確保原料的質量,規范原料檢驗,特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適用本公司使用的所有原料。
3引用的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4職責
4.1冷凍原料到貨冷藏事業部填寫《請驗單》送品保部。
4.2鮮活原料的檢驗由一分場負責。
4.3品保部根據原料的用途安排檢驗,以《原料通知單》安排相關分場,實施檢驗
4.3來、進料原料貿易部負責進廠的驗收,必須有供應商的健康證明/中國衛檢放行單,否則不予接收。
4.4化驗室負責來進料原料的微生物檢驗。
4.5調味料(輔助)原料由調味料庫管員負責檢驗。
5檢驗標準
5.1檢驗人員應具備資格。
5.2檢驗場所/設施/設備的要求原料預期加工的產品工藝中的要求檢驗。
5.3冷凍原料的檢驗標準
5..
5.4鮮活原料的檢驗標準
5.5調味料(輔助)原料的檢驗標準
5.6檢品結果的傳遞
5.7質量記錄
附一:供應商規格書確認內容
附二:過敏性物質一覽表
附三:轉基因農作物
附四:原料檢驗級別判定標準
附五:扇貝柱、鷹爪蝦原料不合格判定
附一:供應商規格書確認內容
| 項目 |
A供應商規格書確認 (12項) | 1制造者 2原產國 3使用(不使用)藥物的聲明 4過敏性物質(24種) 5受過敏性物質污染的可能調查 6原材料各種成分的對比 7理化物質確認 8營養成分 9包材的安全性 10制造工藝 11出口國別及其它買方 12其他 |
附二
日本過敏源物質一覽表
編號 | 名稱 | 編號 | 名稱 | 編號 | 名稱 |
1 | 卵 | 10 | 蟹 | 20 | 桃子 |
2 | 乳 | 11 | 獼猴桃 | 21 | 山芋 |
| 乳制品 | 12 | 牛肉 | 22 | 蘋果 |
3 | 小麥 | 13 | 胡桃 | 23 | 凝膠 |
4 | 蕎麥 | 14 | 鮭 | 24 | 香蕉 |
5 | 花生 | 15 | 鯖 | 25 | 鮭卵 |
6 | 鮑魚 | 16 | 大豆 |
|
|
7 | 魷魚 | 17 | 雞肉 |
|
|
8 | 蝦 | 18 | 豬肉 |
|
|
9 | 橙子 | 19 | 松菌 |
|
|
附三
轉基因對象農作物
編號 | 1 | 2 | 3 | 4 | 5 |
名稱 | 大豆 | 玉米 | 油菜子 | 土豆 | 棉類 |
附四
原料判定標準
一、扇貝柱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表面不得有變形、破碎、融解現象 | 冰衣(被)良好無干耗。單凍的個體間易分離 | |
色澤 | 肉質緊密有彈性 | 呈扇貝柱固有的色澤,色澤基本一致 | |
組織形態 | 肉質緊密有彈性 | 肉質緊密稍有彈性 | 肉質緊密稍差但不松散 |
雜質 | 無 | 允許有扇貝柱內臟殘留,但每kg不超過10例,不得有其他外來雜質或扇貝殼 | 允許有內臟殘留,但每kg不超過20例,不得有其他外來雜質或扇貝殼 |
水煮試驗 | 氣味正常,貝柱結實,彈性好,具有扇貝柱固有的鮮嫩感和鮮甜味、無異味 | 氣味正常,貝柱結實,彈性好,尚有扇貝柱固有的鮮嫩感和鮮甜味、無異味 | 氣味正常,尚有扇貝柱固有得鮮嫩感,無異常口感,無異味 |
二、星鰻片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表面不得有變形、破碎融溶解想象,冰衣良好無干耗 | ||
肉質 | 魚片表面平整,腹膜破裂不超過1/5,無感染、刀殘、異味片 | 魚片表面平整,允許有刀殘不超過1 | 魚片表面基本平整,刀殘片超過 |
組織形態 | 肉質緊密有彈性 | 肉質緊密有彈性 | 彈性較差 |
色澤 | 色澤正常,肉白色 | 色澤正常,肉白色 | 色澤較差,不易分辨 |
三、鷹爪蝦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表面平整、不斷裂,蝦體無外露,冰衣良好無干耗 | |
| 允許節間松弛,聯結膜可有兩處破裂,破裂處蝦肉可有輕微裂口,但甲殼不脫落,允許有黑點一個,黑斑四處,不許有軟殼蝦 | 蝦體基本完整,允許甲殼斷節但不脫落(第一甲殼可脫落),允許有黑斑三個和不嚴重影響外觀的黑斑,自然斑點不限,不允許有軟體蝦 |
組織形態 | 肉質緊密有彈性 | 彈性稍差 |
口味/氣味 | 正常無任何不良氣味,口感有彈性 | 正常無異味,口感不糜爛 |
四、章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平整,不得變形、斷裂、融解現象,冰衣良好無干耗 | |
花爪、斷爪 | 化爪、斷爪不超過2% | |
氣味 | 氣味正常,無異味 | 氣味正常無異味 |
五、鮐鲅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冰衣完整、晶瑩體透、厚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損傷,個體間易分離 | 冰衣完整、厚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干耗、個體易分開 | 冰衣完整。魚體允許斷鰭斷尾一處,無干耗,不得有油燒現象,個體間易分開 |
色澤 組織形態 | 色澤正常呈微白色 肉質緊密有彈性,腹部無感染、色澤發綠現象 | 色澤正常微白色,肉質緊密彈性稍差,允許魚血感染但不超過2%,腹部內臟感染但不超過3%,無色澤發綠片 | 色澤正常,彈性較差,腹部允許有輕微感染不超過5%,背部魚血感染不超過2%,無色澤發綠片 |
氣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六、鰣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平整、堅實、無缺損,表面清潔。冰衣完整、晶瑩體透,魚體花紋清晰可見,規格符合要求 | 凍塊平整、堅實、無缺損,表面清潔。冰衣完整、厚薄均勻。魚體花紋清晰,允許規格外原料魚不超過5% | 凍塊平整、無軟化融解,冰衣完好,表面清潔魚體完整。允許個別凍塊有輕微干耗現象,單不得有油燒現象 |
色澤、肉質 | 色澤正常微白色,肉質緊密有彈性,無出油現象 | 色澤正常微白色,肉質緊密彈性稍差,允許有色澤輕微發紅但不超過整片的1/3,無出油現象 | 色澤呈微紅色,肉質彈性較差(粘刀)但不超過3%,無出油現象 |
氣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七、鲅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冰衣完整、晶瑩透明,后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損傷。眼球平坦、肛門緊閉 | 冰衣完整,后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干耗、無損傷,個體間易分離。眼球平坦、肛門緊閉 | 冰衣完整。魚體允許斷鰭斷尾一處,無干耗,不得有油燒現象,個體間易分離 |
肉質、色澤 | 組織緊密、有彈性、色澤正常 | 肉質彈性稍差,允許有輕微感染片但不超過總片的2% | 肉質彈性較差,允許腹部輕微感染片不超過總片的3%,背部魚血感染片不超過總片的2% |
氣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魚腥味,無異味 |
八、凍魷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平整、堅實、無缺損,魚體完整 | 凍塊平整、無缺損,魚體基本完整 |
魚體形態 | 體形完整,均稱呈扁平狀,肉腕無殘缺、清洗后肉質潔凈,無損傷,肌肉緊密有彈性 | 體形基本完整,勻稱呈扁平狀,肉腕允許有殘缺,肉體潔允許略有傷。
|
肉質、色澤 | 呈黃白色、半透明狀 | 呈粉紅色或肉紅色 |
氣味 | 呈魷魚特有香味、無霉味、異味 | 呈魷魚特有香味、無異味 |
九、太刀魚
級別 | 一級品 | 二級品 | 三級品 |
凍品外觀 | 冰衣完整、晶瑩透明,后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損傷。魚體呈銀白色,個體間易分離 | 冰衣完整,魚體完整、堅硬,魚體呈銀白色,允許表皮破損1* | 冰衣完整。魚體允許斷鰭斷尾一處,允許破皮面積不超過1* |
肉質 | 組織緊密、有彈性、色澤正常 | 肉質彈性稍差、色澤正常 | 肉質彈性較差,允許腹部輕微感染片不超過總片的2% |
氣味 | 正常、無異味 | 正常、無異味 | 氣味不明確 |
十、龍力魚
| 一級品 | 二級品 |
凍品外觀 | 凍塊平整、晶瑩體透,厚薄均勻。魚體完整、堅硬、無損傷,魚鱗無脫落現象 | 凍塊正常、堅實、無損缺、厚薄均勻。魚體完整,魚鱗無脫落現象。 |
肉質、色澤 | 組織緊密、有彈性、色澤正常 | 肉質彈性較差,色澤呈輕微肉紅色 |
氣味 | 氣味正常、無異味 | 氣味正常 |
附五:
扇貝柱、鷹爪蝦原料不合格判定
一、扇貝柱
判定項目 | 判定指標 | 判定基準 |
外觀 | 凍塊表面完整、變形、破碎或有融解、風干現象,單凍的個體不易分離 | 以上項目超出3項,均判定為整批不合格 |
色澤 | 色澤較暗,不易分辨 | |
組織形態 | 肉質彈性差,解凍后個體易變形 | |
口感 | 口感較差,整體有異味 | |
雜質 | 泥沙、殘貝殼、腸腺、海草等雜質較多且不易與扇貝柱體分離 |
二、鷹爪蝦
判定項目 | 判定指標 | 判定基準 |
外觀 | 凍塊表面完整、變形、破碎或有融解、風干現象。 | 以上項目超出3項,均判定為整批不合格 |
色澤 | 紅變、黑變蝦超過20% | |
組織形態 | 肉質彈性差 | |
口感 | 口感糜爛,整體有異味 | |
雜質 | 泥沙、網線、海草等雜質較多且不易與蝦體分離 |
(二)輔料檢驗作業標準
1目的
為確保輔料(內、外包裝物料)的質量,規范輔料檢驗特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公司使用的所有輔料。
3引用的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4職責
4.1輔料的檢驗由生產部物料供應科負責。
4.2根據輔料的用途進行檢驗。
4.3客戶提供的輔料貿易部負責進廠的驗收。
4.4化驗室負責輔料必要時的微生物檢驗。
5檢驗標準
5.1檢驗人員應具備資格。
5.2檢驗場所/設施/設備的要求按預期輔料使用的要求檢驗
5.3輔料的檢驗標準
a.到貨數量低于100枚,全部檢驗。
b.到貨數量超過100枚,抽檢比率不得低于10%。但向分場發放時必須逐捆檢查。
開箱(包)件數不得低于到貨總件數的5% ,
自開箱(包)的貨物里,隨機抽檢一包,數量不低于200個,逐個進行檢驗
5.4判定標準
5.5質量記錄
(三)生產過程產品檢驗作業標準
1目的
為確保生產過程產品的質量,規范生產過程產品檢驗,特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公司生產過程中的產品的檢驗。
3引用的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產品加工工藝基準書》
《化驗室手冊》
4職責
4.1分場檢驗員負責生產過程產品的檢驗。
4.2品保部監督抽查生產過程產品的檢驗。
4.3化驗室負責生產過程產品的微生物驗證。
5檢驗標準
5.1檢驗人員應具備資格。
5.2檢驗場所/設施/設備的要求按工藝基準書中的要求。
5.3生產過程的檢驗按照工藝基準書中的要求。
5.3..1.1檢驗的項目:品名、規格、重量、數量、形狀、擺盤/裝箱方式、色澤、溫度、口感、標識、封口狀態、刺殘、粘合產品的粘合程度、內外包裝等。生漬及調味的要不定期的解凍作品嘗、嗅聞等檢驗,某些燒烤制品根據用途作內袋的蒸煮試驗及品嘗檢驗。
每天生產的成品,保證批批檢驗。
檢驗的數量:最低抽檢數量標準,100捆以內抽2捆,100-150捆抽3捆,200
捆以上抽4捆。
成品檢驗的內容:外箱、賞味、標識、封口、整形、重量、對角線及外觀雜質檢驗等。
成品檢驗的頻次及時間:實行兩班制的分場,交叉進行檢驗,即白班的檢驗
員檢夜班的成品,夜班的檢驗員檢白班的成品。一般情況下,檢驗員上班即進行檢品,以防檢品被壓在下面不易提出,對實行批次管理的產品,成品檢驗必須按批次進行抽樣。
5.4化驗室按照工藝基準書或《化驗室手冊》中的要求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進行微生物驗證。
5.5品保部品管員不定期的抽查監督生產過程中的半成品及成品。
5.6判定標準
6質量記錄
工序檢驗記錄
(四)產品交付作業標準
1目的
為確保交付產品的質量,規范產品交付活動的實施,特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公司生產的產品的交付活動。
3引用的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產品加工工藝基準書》
《化驗室手冊》
4職責
4.1品保部品管員負責生產產品交付的檢驗。
4.2化驗室負責產品交付的微生物驗證。
4.3品質管理代表負責產品放行的批準。
5產品交付檢驗標準
5.1檢驗人員應具備資格。
5.2檢驗場所/設施/設備的要求按工藝基準書中的要求。
5.3產品交付的檢驗按照工藝基準書/合同/進口國標準/國際標準的要求。
按出口報檢批抽樣,每100捆抽檢2捆,每增加100捆增抽1捆,不足100捆的增抽1捆。
化驗室按照工藝基準書或《化驗室手冊》中的要求對成品進行微生物驗證。
5.4判定標準
5.5不合格品執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有關產品放行程序的規定
6.1微生物檢查
6.2成品感官檢驗
每日成品必須有具備檢驗資格的檢驗員進行感官檢驗,包括外箱標識、賞味期限、內袋標識、封口狀況、產品重量、規格、色澤等,必要時進行品嘗實驗。
6.3重要控制點
對于低溫商品,根據工藝重要管理點,在出貨前對重要記錄進行確認,包括金屬探測、加熱環節、品溫管理等。并根據記錄確認是否有原料的變化、機械設施的變化、大的維修等。
6.4對各項檢查的不合格品,采用明顯的標志隔離、區分。保證合格品中沒有混入不合格品。
6.5附:產品放行程序流程圖
7質量記錄
出口產品檢驗結果單
微生物檢驗報告
原料檢驗
過程檢驗
成品檢驗
嗅覺靈敏度
串味處理
異味品處理
雜質控制
雜質來源
標簽:
上一篇:食品樣品的采集、制備與保存
下一篇:常用純化制備純水的方法